Posts

21世纪生肖成语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1]

Biomet hike

回国买些书

已经好几年没回国了,今年打算暑假回去一次。人上了年纪,对吃喝玩乐兴趣减了,只盼回国不生病,孩子们都能玩好,我就安心了。我自己有个心愿:只想带一些书回奥地利。国外要啥有啥,就是缺中文书。

必须转:人贩子当判死刑

这两天,我的朋友圈被“贩卖儿童者判死刑”的呼吁给刷屏了。首先是正方:

那些蹩脚的鸡汤

幼读《读者文摘》,我一度喜欢过心灵鸡汤一类的文章;随着年岁的增长,口味越来越重,我开始越来越爱读那些专克鸡汤的文字了。知乎上有个关于心灵鸡汤的讨论:

约翰的安全带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1]

生活的模样

在德国,理发很贵。我们在拜罗伊特住了五年多,这座小城是德国物价最低的地方。即便如此,男人理一次发一般也要花12欧元,合人民币80元,价不廉物不美;有便宜的,也要7欧元,合人民币50元,理出来更是没法看。同一时期,北京我家小区的理发店是15元人民币,理出来让我很满意。倒不是说德国的理发店手艺差,而是德国人对亚洲人的发质不熟悉。他们的头发普遍偏软偏细,很多男人三十来岁头发就开始稀疏起来,而我们亚洲人的头发相对硬而粗、浓而密,对他们来说,这种头发跟师傅没学过,超出了教学大纲。当然,大城市也有见过世面的理发师。有土豪朋友专程去1小时车程之外的纽伦堡,花一百多欧元理个满意的发型回来。贵啊!说到底都是因为德国人力贵。性和价都让是抓狂;理发,是德国华人面临的一个大问题。

EGU 2015

维也纳的四月

在维也纳这座音乐之都,拥挤的地铁人流里,经常看到赶去演出或上课的人,有年轻人,也有不年轻的人,背着黑色的乐器盒,从形状上看,最容易辨认出来的自然是小提琴。然而,每年四月,维也纳的情景却和平时不同。有一段时间,地铁突然更加拥挤;人们风尘仆仆,各色面孔不一而足;他们肩上大多也背着黑色盒子,容易让人误以为有音乐的盛会,但仔细一看盒子,却让人困惑了:圆筒形状,里面能装什么乐器呢?

Use of useless - 庄子说

大娃七岁,时常问一些我在这个年纪问不出的问题,说出一些我即便到现在也说不出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