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律启蒙第一周

上周末,有感于娃们日益落后的中文水平,我发了狠,拉了几个家长,弄了个微信群,互相监督催娃背诵《声律启蒙》或《笠翁对韵》。

朋友留下忠言:

一时发狠易,一直发狠难。

另一位朋友说:

以前背了三段,现在早忘光了。

还有位朋友给了长长的建议:

小朋友应该优先学习与他们日常生活有关的汉字和中文表达。平时说什么做什么,就先学习这些常用词汇。把已经会说的句子,词语,已经听懂的故事,一个字一个字,一句话一句话的,先过下来。有了这些常用词汇和表达的识读基础和积累,再学声律启蒙或同类的材料。

还不会自主阅读的孩子,直接上来就花时间背声律启蒙。这些句子,内容和他自己的生活没有建立关联或者关联度很低,很快就会忘记的。

都是过来人哪!

朋友们的担忧也有道理:辛辛苦苦背下来,忘了怎么办?

我觉得这是《声律启蒙》的好处:这书能记住最好,忘了也无妨。

因为它是声律呀!

这就好比听一首歌,听的时候感受和享受其中的美妙就够了。将来就算忘了这首歌,然而对音乐的感受能力是不会忘掉的。

身在国外,孩子缺乏中文学习和使用环境,大人又忙,哪有时间考虑那么周全呢。选定一本好书已着实不易,如果再犹豫不决、不去落实,就会错过孩子的黄金学习期,娃就飞快地长大了。

况且选此书并非饥不择食。

我是在中学知道这本书的。语文课本某一课的课外阅读里,摘选了《笠翁对韵》的一段: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

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

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

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

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

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鱼翁。

喜欢得不得了,就背了下来。当时就知道了有类似的《声律启蒙》。

几年前,《弟子规》在育儿市场大行其道的时候,我读到马伯庸写的一篇批判《弟子规》、推荐《声律启蒙》的文章,心有戚戚焉,于是一直想趁回国买一本。这事儿到去年才实现。

买是买了,就是一直没用上,直到这次发狠。过去这一周,我教娃背诵了第一篇的第一段。

在实践之前,我只是觉得这书好;真正实施一周,才逐渐体会到其中的妙处。

第一,生活里好用。

跟背唐诗宋词不同,《声律启蒙》形式上是对仗,长短不一,随口就来。比如娃正在搭积木,我问一句“云对啥”,娃说“雨”,一个回合结束,继续搭积木,啥都不耽误。这样就有很多机会反复操练,不管生不生巧,先熟了再说。这种形式还可以设计成抢答,我问,妈妈佯装答不出来或要想一下,娃会抢着答。

第二,背起来好听。

此书既然以《声律》为名,它是符合汉语抑扬顿挫的,读起来就像唱歌,很快乐。听他背诵的录音,背到“三尺剑”一句,他明显感受到了其中的节拍。娃刚好在上音乐早教班,在背诵过程里没有使用棍棒和糖果,我觉得他是快乐的。唱啥不是唱呢,那不如唱这个。

第三,讲起来好玩。

此书里有丰富的典故,比如背到“三尺剑”,顺便讲个“汉高祖斩蛇起义”的故事,以及汉族这个词的来源;讲到“溪边晚钓之翁”,就顺便讲个“姜子牙渭水钓鱼”的故事,再扯到哪吒、孙悟空……娃背诵的时候,不由自主就会联想到这些故事,觉得好玩。

好用,好听,好玩。有乐趣,就容易坚持。其实那就不叫坚持了,叫享受。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