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挡的bookdown

最近,我打算把博客上关于R语言的帖子整理成一本书,希望弄得帅气一点,整齐一点,将来容易维护一点。涌进脑子的第一个念头是 (\LaTeX) ,第二个念头是想吐。

是的,虽然我推崇 (\LaTeX) ,觉得这个工具排出来的文档很漂亮,但自从弄完博士论文1{#fnref1.footnoteRef} 之后,除了帮别人备份一下博客2{#fnref2.footnoteRef} 、往论文里插几个公式和玩玩吉他谱3{#fnref3.footnoteRef},我再也没碰过她。惰性开始代替折腾,我宁可点点鼠标写出一份不太美观的Word文档,也不想面对 (\LaTeX) 那让人头疼的代码。大概我是真上了岁数罢。

对于 (\LaTeX),我想自己的内心深处是怀有恐惧的。她的美丽让我着迷,她的复杂令人生畏。

所以,这次整理博客,我决定在Word里做。用了这么多年,对Word的秉性我算是略知一二,从一开始就用主控文档和子文档的方式管理,以防单个文档太大而死机;从标题到R代码,我预先都设置好了样式以及样式的快捷键,方便调整格式;每写几句话,就左手抽筋一样ctrl+s一下,以防万一。其间,发现帖子里有些R代码要修改调试,我就咬牙忍着在RStudio和Word之间频繁拷贝粘贴的煎熬。反正换回 (\LaTeX) 也是一样想吐,既来之则安之,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吧。

我天真地以为,这样就万无一失了。

有一天,我正在Word里改某篇帖子,改之前我留意了一下总页数是160多页。改了几个段落之后,我惊奇地发现,总页数成了220多页。再仔细找,发现有些代码区的文字无缘无故变成了乱码,一乱就新增几十页。进而测试发现,我正在好端端敲字,Word左下角的页数突然就刷刷地增加了,翻回去看,乱码已经被填进去了。试了好几次,都是这样。我甚至给文档权限设置为凭密码修订,仍然挡不住Word疯狂的脚步。

对着那自动呼呼上涨的页码,我想:认识十来年,想不到对你依然不了解。

(\LaTeX) 的倩影再度闪现在我脑海。她虽然复杂,但至少源文件是纯文本,不会胡来,不像Word这么没有底线。

为什么就没有个像Word那么界面简单,像 (\LaTeX) 那么源码单纯的两全其美方案呢?

“叮”的一声,脑子里冒出刚刚发布不久的bookdown(Xie 2016b)(Xie 2016a)。这是R语言的一个扩展包,专门用来写书,可以看作是R markdown的升级版。我的博客原文都是以markdown写成的,弄到bookdown里应当是顺理成章的事。只是大约因为上了岁数,我近几年对新工具越来越排斥,所以一直懒得尝试。这次被逼无奈,要不就试试吧。反正都是折腾,与其把精力花在让人心碎的Word里或让人心焦的 (\LaTeX) 里,还不如花在崭新的bookdown里。就算是有缺点,还能比Word和 (\LaTeX) 更不能忍么?

然后,刷!一晃十来天。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这大半个月,我陶醉在bookdown的魅力里不可自拔。bookdown秉承拿来主义,把一大串工具链里的精华整合起来,让以前繁琐的步骤无比简化,怎一个爽快了得!她近乎完美地解决了我遇到的所有问题:纯文本操作,满足了我的控制欲;在导出完美的网页格式同时,还能导出为pdf和word文档,足够拿出来跟依赖Word的人交流;公式、脚注、交叉引用、目录、参考文献,功能齐全而不臃肿,格式标记简洁而优雅。我不再需要为Word的自以为是而抑郁,也不再需要为 (\LaTeX) 的纷繁复杂而烦恼了。

我用bookdown生成的书稿

我用bookdown生成的书稿

一种亲切之美扑面而来,我感到无法抗拒无法阻挡。有了bookdown在手,写东西我还需要别的什么呢?想来想去,我不需要别的了。在Word和(\LaTeX) 之间摇摆了十来年,到头来才发现bookdown才是真爱。

不过,bookdown绝非完美。如果不了解rmarkdown(Allaire et al. 2016),没见过 (\LaTeX) ,没听过pandoc,没用过knitr (Xie 2016c)(Xie 2015)(Xie 2014),那么bookdown对新手来说,门槛仍然有点高。幸运的是,这几样工具我都用过,那么投入bookdown的怀抱就属于水到渠成了。即便如此,在使用初期仍然遇到了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好在有bookdown的开发者益辉同学4{#fnref4.footnoteRef} 和其他同道中人热心地提供帮助,才能一路披荆斩棘,最后走上了幸福的康庄大道。

下面,我把我那些散落在各处的提问和解决方法汇总在这里。

  1. 编译

起初我连bookdown的界面都没搞清楚,想编译却不知该点哪儿。益辉一直说build,build,我一直以为是菜单栏的build,后来才看到是在RStudio右上面板的build按钮。

bookdown是可以直接导出为word文档的。这么重要的功能,却隐藏得很深,在官方文档里都没有强调。导出方法是,在_output.yml里添加一行:

bookdown::word_document2: default 

注意,default这个词是不能少的,不管它是不是默认。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导出的word文档相当令人满意,参考文献的版式、图表的交叉引用都堪称完美。唯一不足之处,是公式的编号和交叉引用。bookdown的官方文档5{#fnref5.footnoteRef}给出的公式书写方案是,利用 (\LaTeX) 的公式环境来编号和引用,这一点在生成pdf时没问题,但生成word时,会发现别说编号,连公式本身都消失了。这大概是因为pandoc未能将公式环境正确转换的缘故。解决办法是,不使用公式环境,而使用行内公式(即公式前后有一个美元符号),公式前面用圆括号里加公式标签就可以了。例如,输入:

(@eq-mc) $E = mc^2$

I like Eq. (@eq-mc) so much that I am falling love with her.

得到:

  1. \(E = mc^2\)

I like Eq. (1) so much that I am falling love with her.

  1. 中文支持

益辉专门为中文弄了个bookdown的中文示例文档6{#fnref6.footnoteRef},编译需要的tex文件全都写好了,简直太体贴。我照猫画虎,却意外出现了编译错误,后来把preamble.tex的15到27行删掉,把index.Rmd里的 colorlinks: yes 改为 no,中文文档就华丽丽地编译出来了。

其间还出过其他的意外。我Windows的区域设置是German(Austria),导致导出的文档里有乱码,只要把区域设置改为Chinese(PRC)就解决了大部分的乱码问题了。如果仍然有没解决的,那么将所有能设置编码的地方就全部设置成UTF-8,例如readLines()函数的encoding参数,writeLines()的useBytes参数等。

bookdown默认是按章节标题来生成网页文件名称,纯英文标题和纯中文标题都没问题,但对中英混合的标题,bookdown会只取其中的英文部分为html文件命名。如果每个章节标题里都有个R字母,那么生成的html文件就都叫R.html,编译时就会报错。解决办法是给heading添加{#ID},让编译生成的html文件以此ID命名。解决是解决了,但又出现无编号章节标题{#ID} 和{-}共存问题。这就不知道怎么搜了,只好继续骚扰益辉,得到的答案是 {#identifier .unnumbered}。我就拿这个答案一搜,原来这一条明明白白写在pandoc的技术文档里,惭愧。

  1. 参考文献

导出的网页格式文件里,参考文献的默认风格是apalike,方法是在index.Rmd的文件头用yaml声明biblio-style,得到的引用格式是“作者-年份”。我想改为数字编号引用,于是把上面改为plain或者ieeetr,但编译出来的网页文件仍然是apalike格式。益辉的答复是biblio-style仅对pdf生效;其他格式的文件需要用YAML或pandoc_args的csl选项——这个我懒得折腾了,按下不表。但即使是pdf文档,biblio-style设为plain或者ieeetr却编译失败。我忘了错误信息是什么了,好像大概是我的 (\LaTeX) 出了点问题,后来改为unsrt风格就全好了。

如果要引用R的扩展包,knitr提供了函数write_bib(),用来生成指定扩展包的文献库,但是跟citation()函数得到的经常不一致。例如:

knitr::write_bib(c(.packages(), 'lattice', 'ggplot2'), 'packages.bib')

得到的参考文献是扩展包在CRAN上的链接和版本信息,并且只能得到一个条目,这一点在bookdown的官方文档有说明。而citation()函数得到的是扩展包作者建议的参考文献条目,例如citation('lattice')就得到跟上面不同的返回结果。从尊重作者的角度来讲,我倾向于使用citation()函数,所以自己写了个函数来代替write_bib()

mf_bib <- function(pkg = c('base'), bibfile = 'packages.bib'){
  pkg <- unique(pkg[order(pkg)])
  for (i in pkg){
    # if (class(try(citation(i))) == 'try-error') install.packages(i)
    cti <- toBibtex(citation(i))
    entryloc <- grep(pattern = '^@', cti)
    cti[entryloc] <- gsub(',', paste('R-',i, ',', sep =''), cti[entryloc])
    symbol6loc <- grep('&', cti)
    for (j in symbol6loc) {
      cti[j] <- gsub(pattern = ' &', replacement = ' \\\\&', cti[j])
    }
    if (length(entryloc) > 1)  cti[entryloc] <- paste(substr(cti[entryloc], 1, nchar(cti[entryloc])-1), 1:length(entryloc), ',', sep ='')
    cat(cti, sep = '\n', file = bibfile, append = TRUE)
  }
}

运行这个函数,就能生成个bib格式的文献库文件。但这也有麻烦,就是有的扩展包作者建议的文献条目信息不齐全,还得我手动编辑;有的作者建议的条目太多,弄得参考文献列表很长,并且没必要。看来只能这两个函数搭配使用了。

解决了上面这些问题,基本上就走上了正轨。对我来说,bookdown是个素颜版的 (\LaTeX) ,满足了99%的需求,而使用难度大概只有 (\LaTeX) 的1%,性价比极高。这个“价”指的是弄懂她所花的精力和时间,bookdown本身当然是开源和免费的。想来是人上了岁数,不再看脸和身材,而是看重是否合得来吧。

更重要的一点是,bookdown还在不断完善和发展中,作者益辉同学年富力强,将来有的是机会把bookdown弄得更好(得盯住他不要为求完美而歪到 (\LaTeX) 的老路上)。只盼早日把R + RStudio + bookdown + Dropbox + Github + Google LaTeX lab都整合到云端,到时候只需把输入数据一上传,打开个网页就写论文,别的什么都不用管,那么连剩下那(\LaTeX)%1的难度也都省了,天下太平。到了那个时候,使用bookdown就没有门槛,大家就会乐意用她来写诗集和小说了。

这时问题又来了:称手的兵刃有了,然而妖精在哪里?

注:本文是在R markdown环境下写成的。


参考文献:

Allaire, JJ, Joe Cheng, Yihui Xie, Jonathan McPherson, Winston Chang, Jeff Allen, Hadley Wickham, Aron Atkins, and Rob Hyndman. 2016. Rmarkdown: Dynamic Documents for R. https://CRAN.R-project.org/package=rmarkdown.

Xie, Yihui. 2014. “Knitr: A Comprehensive Tool for Reproducible Research in R.” In Implementing Reproducible Computational Research, edited by Victoria Stodden, Friedrich Leisch, and Roger D. Peng. Chapman; Hall/CRC. http://www.crcpress.com/product/isbn/9781466561595.

———. 2015. Dynamic Documents with R and Knitr. 2nd ed. Boca Raton, Florida: Chapman; Hall/CRC. http://yihui.name/knitr/.

———. 2016a. Bookdown: Authoring Books and Technical Documents with R Markdown. Boca Raton, Florida: Chapman; Hall/CRC. https://github.com/rstudio/bookdown.

———. 2016b. Bookdown: Authoring Books and Technical Documents with R Markdown. https://github.com/rstudio/bookdown.

———. 2016c. Knitr: A General-Purpose Package for Dynamic Report Generation in R. http://yihui.name/knitr/.

  • http://pzhao.org/archives/17095

  • http://pzhao.org/archives/16906

  • http://pzhao.org/archives/18230

  • https://yihui.name/cn/

  • https://bookdown.org/yihui/bookdown/

  • https://github.com/yihui/bookdown-chinese


  • 原文链接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