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卡拉OK

去年夏天回国的时候,在家乡与故友相聚,突发奇想,去吼了一次卡拉OK。算起来,卡拉OK这项娱乐活动,至少已经有七八年没有参与了。这次找了个小包间,唱了大约3小时,赠送的又是零食又是啤酒,只花了100元,我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盈利的。

大学时,伙同狐朋狗友出去吃饭,餐馆的基本配置是必须有“万利达歌王卡拉ok机”,不然我们不去。那音效,现在回忆起来真是惨不忍睹,然而我们不在乎。等条件好了,就开始去白石桥附近的“麦乐迪”。彼时身体缺油水,好像总是吃不饱的样子,所以后来被“钱柜”的自助餐吸引了过去。工作之后,跟同事去过几次单位附近的“乐圣”。成家有了孩子之后,就基本没有再K过歌了。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

上次回国一看,麦乐迪、钱柜、乐圣,通通都消失了。毕竟,这是个智能手机的时代,娱乐方式越来越多元化,集体K歌的人越来越少了。而且,集体K歌这项活动其实挺奇怪的:如果是为了听歌,那不如听原唱;如果是为了聊天,那不如去喝咖啡;如果是为了发泄,那不如去做运动;卡拉OK是图个啥?空间封闭空气差,真的不利于身心健康。

事实上,连K歌都挪到手机上去了。老同学给我介绍了“全民K歌”这个app。趁着去年媳妇孩子回国、我一个人在奥地利的工夫,我翻出了曾经爱唱的歌,猛K一番。回头一看,爱唱的都是八九十年代的歌。200x以后,在没有什么新歌能够打动我,就像我妈总喜欢听《梨园春》里那几段老掉牙的豫剧一样。

全民K歌的好处是可以录音,还可以下载保存。录的时候赶工期,唱得不理想的原以为以后可以录个改进版,现在看来基本不大可能了,孩子总捣乱。比如录关于理想的课堂作文时,二娃一直叫“爸爸”,贯穿歌曲的始终……所以,我不打算再录了,并且不怕丢人,把我唱歌的录音整理在这里。

歌声飘过几十年,那是我曾经的精神家园。

link


200x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

199x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

198x

197x

196x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

原文链接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