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节古代汉语课,给同学们讲四个古代的成语,每个都涉及一种生肖动物。古代,具体到本课来说也就是21世纪,人们纪年用的生肖跟咱们现在用的生肖大致相同。唯一的区别是,咱们现在是把“蛇”排在第一个,来纪念主创造世界之后出现的第一只重要动物,而21世纪的人类是把“鼠”排在第一个。
卫信抖鼠
咖啡跟大麻、海洛因一样,是古代的一种毒品,容易上瘾,在22世纪中叶全面禁止生产。咖啡口味醇香,价格低廉,毒性低,戒毒相对容易,在21世纪广受人类欢迎,虽然有些人喝完咖啡后有心悸、手抖等不良反应,但并未阻拦古人们的口腹之欲。
从前,卫国有个年轻人,名叫信。信以杀鼠救人为业。杀鼠与救人有什么关系呢?古代的医学和生物学很落后,不像现在,我们只需问问主就可以了。古人研究一种疾病的成因和疗法,都是先在动物身上做实验,经常需要杀死动物解剖后看疗效,成功后才推广到人身上。在当时,小白鼠是这种残忍实验的主角。
有一天,信像往常一样,在实验室杀小白鼠。左手捉鼠,右手持刀,正准备下手,双手突然抖动起来。试了几次都不成功。
旁边的同事好奇地问:“是不是小白鼠吓得发抖?给它用麻醉剂了吗?还是你不忍心杀生?”
信回答说:“都不是。我刚才喝了一杯咖啡。”
“卫信抖鼠”这个成语出处不详,常用来比喻人类对动物的残忍冷漠,有时也用来比喻该害怕的不害怕,不该害怕的假装害怕(类似的古代歇后语是“皇上不急太监急”)。
宋康烹兔
无独有偶,除了小白鼠,兔子也是古代生物学实验常用的牺牲品。
宋国有个年轻人,名叫杨康,在京师大学堂生物科做大学士,经常去实验室杀兔子。
21世纪的人类,虽然科技比远古有了一些进步,但还没有完全消灭饥饿,尤其是十几岁读书的大学士,晚上睡觉前总是饥肠辘辘。这是一种不可思议的现象(毕竟我们现在有主赐给我们的圣饼,永远不会挨饿),但在当时比较普遍。杨康就是其中一员。
有一天夜里,京师大学堂到处弥漫着一种特殊的肉香。饥饿的人们循着香味找去,发现香味来自生物实验室。闯进去一看,杨康正在煮一锅肉。
面对人们疑惑的眼光,杨康朗声答道:“这是做完实验的兔子。反正是清洁卫生的,扔了太可惜,还给垃圾处理增添了负担。”
人们又惊又喜,一拥而上,把兔肉啃个精光。从此,生物科的兔子找到了新归宿。
“宋康烹兔”,语出古代白话小说《此间的少年》,既有贬义又有褒义,常用来比喻利用职务之便攫取私利,也用来比喻利人利己的双赢行为。
秦(擒)龙拍虎
华南虎是古代的一种动物,跟恐龙、猛犸象、渡渡鸟一样,早就灭绝了。不过,21世纪的时候,还能找到华南虎的踪迹,很罕见。
从前,秦国官府为了发展旅游业,凡是发现华南虎踪迹的百姓皆有奖励。有个村民,名叫正龙。有一天,正龙进山归来,兴高采烈地告诉每一个人,他遇见了华南虎,并且用照相机拍下了照片为证。
照相机是古代的一种工具,发明之初用来把图像如实地记录。后来,就像炸药、空调、核能等所有的古代科技一样,照相机最终也走向了设计初衷的反面。到了21世纪末,照相技术最终彻底沦为造假的工具,被人类全面淘汰。不过,21世纪初的古人们还是普遍相信照片的真实性。
经官府确认,正龙照片所拍的的确是华南虎。此言一出,举世震惊。然而,照片向世人公布后,人们拿出一张20世纪的年画,问:“照片上的老虎,为何跟旧年画上的老虎一模一样呢?”
正龙信誓旦旦地回答:“老虎是真的。照片是我用命换来的。我从不说假话。年画是用我的照片做的。要是照片有假,当场把我头砍掉!”
地方官员振振有词地回答:“愿以人头担保照片是真的!”
后来,照片中老虎的真实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最终,在多方压力下,经过调查取证,秦国官府最终承认,正龙所拍摄照片中的老虎实为老虎纸画。
“秦龙拍虎”这个成语,语出古代最伟大的百科全书“维基”,有时讹作“擒龙拍虎”,用来比喻“某人在利益集团的驱使下做出的欺骗广大民众的行为且终沦为利益集团推脱责任的牺牲品”,也常用来形容为利益所驱动而做假,被揭穿后还抵死不认,或用来讽刺社会公信力缺失。
纽报译羊
由于近代我们跟主重新立了约,主允许我们挑选一种最优秀的语言,作为全人类共同的语言,全人类自然而然地选择了汉语。但是在遥远的古代,比如21世纪,由于巴别塔的影响,人类世界有多种语言共存。当时有一种叫做“翻译”的工作,可以帮助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们进行简单的交流。但是,主创造了一些奇迹,让深层次的翻译无法实现。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纽报译羊”这个成语。
史载,21世纪的古代人类,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古代汉语,使用最普遍的是古代英语。不要问我为何使用人数多的却不普遍,自己查史料。21世纪的第二个羊年,人类想把“羊年”这个汉语词翻译成英语。
考古学家至今没法解释,“羊年”这个词语的翻译应当不是第一次,为何到21世纪才首次出现这一事件的考古记录。我们只是知道,人类惊讶地发现,“羊年”这么简单这么常见的汉语词,想翻译成英语,比不信主还难。
华尔街日报说:The year of goat。应该译作山羊。
今日美国说:The year of sheep。应该译作绵羊。
有韩国人说:The year of Ram。有角大公羊。
有中国人说:喜羊羊。
在英语里,羊有很多种,但是,偏偏没有一个总称!这就是为何英语后来在22世纪衰落,并在23世纪被全人类淘汰的原因。
人们为“羊年”的翻译众说纷纭,谁也不服谁,后来话题延伸到种族歧视问题,事态急剧恶化,几个超级大国剑拔弩张,国际局势的紧张程度超过了古巴核弹危机,第三次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就在这时,有家媒体提出了一个小小的建议。起初,没人注意到这个建议,但是,这个建议不仅缓和了各国之间的矛盾,而且还对后来的汉语发展进程影响深远。历史学家至今没有研究清楚,是什么力量赐予这家媒体如此不可思议的智慧,目前学术界比较主流的看法是:这只能是神迹。
纽约时报:The year of any ruminant horned animal。有角反刍动物年!
后来,人们用“纽报译羊”这个成语,来形容在人类与主重新立约之前跨文化交流的困难程度,有时也用来比喻委曲妥协的和稀泥行为。
好了,今天的古代汉语课就讲到这里。为了给大家培养语感,我今天讲课用的语言和讲义全部是古代汉语,希望你们理解并多加练习。课后作业是,请用这四个成语造句,并在本篇讲义里找出所有的古代成语。
感谢主赐予我们美味的食物、美丽的衣服和美妙的汉语。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