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起因
出国之前,原以为发达国家各方面都应该比不发达国家更为先进才对;出国之后,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在发达的德国生活了几年,楼里的电梯狭小破旧,大学的电脑和仪器老得可以送进博物馆,年轻的大学生们用的手机是直板功能机,博士答辩有的还在用黑板粉笔。最常见的老物件,是平信:来自大学、政府、银行、幼儿园等重要的通知,都是平信寄到家里来。在这些古代的物件当中,我重逢了久违的她:明信片。
明信片,听起来像是古代的东西,其实年代并不久远。我上小学时很新潮,同学们翻出家里大人的明信片,用橡皮把大人写在上面的字擦去,写上自己的名字,送给同班或隔壁班的小朋友。我曾经收到过一张红色明信片,来自我们班最漂亮的女生,明信片上画的是一座塔,旁边写着“香山”。收到的那些明信片如今已经泛黄,仍然藏在河南老家。到了中学,明信片依然流行,当时全民“集邮”,大家一起去学校的收发室取信,小心地撕下邮票,相互交换,全然不顾信封和明信片被撕得乱七八糟,这是新时代的买椟还珠。大学时,明信片还在用,犹记得我收到的一张明信片,来自某个旅游胜地,匿名,大概是某个朋友想给我一些惊喜吧。而如今,在欧洲,我去过的所有大城小镇,都有当地的特色明信片出售,于是我每到一处就买一张,不是为了邮寄,只是为做纪念。
半年前,“大鹏志”举办了一场“告别德国前赠送明信片”活动。原以为这种古代的物件没人会理睬,没想到朋友们很是踊跃。最终,我向5个国家12个城市的13位朋友寄出了13张珍藏版明信片。其中,有朋友是付钱购买的。后来,几位朋友给了我反馈,有的为此写了博客(见土木坛子,半省堂,安心部落格),有的向我回赠了明信片,格外惊喜。但是,作为大多数的其他朋友,他们最终收到明信片了吗?我心里一直悬了个问号。
插图:珍藏版明信片。摄影:土木坛子
上周,我给他们发了群体邮件询问。很快,除了墨西哥的坤德拉至今没有给我答复外,调查结果已经出来了。
投递结果
这是一次难得的实验。平时如果寄丢一次,偶然性会比较大;而这次,我从同一个邮局寄出一模一样的明信片,贴着相同的邮票,用相同格式写着收信人地址,在避开各种节假日的同一时间寄出,样本量对于私人邮寄来说已经算是比较大了。那么,得到的结果,偶然性应该比较小,结论也会相对可信。
这12张明信片的邮寄结果如下:
- 美国的2张(Washington DC,Raleigh),均已收到;
- 英国的1张(Cambridge),收到;
- 比利时的2张(Ghent),均已收到;
- 中国的7张,收到了3张(北京、西安、苏州),遗失了4张(河南郑州、广东东莞、湖南长沙、浙江衢州)。
我是不是可以说,国外的全部寄妥,国内的寄丢了一大半?在邮寄明信片这件事上,国外的月亮是比较圆一点?
我很心疼。这批明信片我当时订制了几十张,但配有瓦格纳纪念邮票的,只有11张。这是因为,邮票是2013年囤的,我印象里至少囤了一版,因此夸下了海口,直到贴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其实只有11枚。再买也买不到了。所以,这11枚邮票全部寄出,我自己一枚也没留。寄出的这13张明信片里,委屈了两位好友,他们收到的明信片上,贴的是2014年世界杯德国夺冠的纪念邮票或其他邮票。目前,少量剩余的明信片在我的网店里作为赠品随其他订单附送,但瓦格纳邮票不会再有了。凡是配有瓦格纳邮票的明信片,的确全球仅存11枚。
然而这11张当中,竟然有4张无端失踪了!我有种“自己辛辛苦苦种的白菜被猪拱了”的感觉。失踪的明信片到底去了哪里?
虽然我这个实验控制了一些条件,但毕竟因个人精力有限,设计上还是显得粗糙。其实,别人做过更大规模的实验。2012年,央视《新闻1+1》栏目做了个实验。记者投递了100封平信到全国33个省区的市县及8个国外城市,涵盖了国内直辖市、省会城市、省级以下城市、乡村镇地区和国外城市,结果是:
- 共有33封信丢失;
- 寄往直辖市和省会城市的,丢了18%;
- 寄往省级以下城市的,丢了一半;
- 寄往乡村镇地区的,丢了三分之一;
- 寄往国外的丢了一半;
- 即便是寄送成功的,也大大超过了邮政对信件时限的规定时期。
这跟我的实验结果基本是吻合的。
为何寄丢
老早就有朋友催问我,怎么还没寄到,问我能不能追踪。没法追踪啊,小小的卡片,没有包裹号,也没装“找回我的iphone”这个功能。我一直没想明白,小小的卡片有什么难寄的。此事放了很久,直到有一天,一位集邮的朋友一语道破天机:
这还用问吗?有人集邮,在邮局有人,只要看见外国的邮票,通通撕下来,把剩下的明信片和信都扔掉!这你都不知道?
这,应该是事实;但,这并非寄丢的唯一原因。
根据我们的一贯思路,凡是社会上出现了问题,不要试图改变社会,我们就应该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让自己适应这个社会。搜一下网上,明信片和平信寄丢的不在少数。有可能的原因是:
邮政编码
很多人对邮编不够重视,是因为不了解邮编的作用。
我国的邮编是四级六位编码制,前两位表示省(直辖市、自治区),第三位代表邮区,第四位代表县(市),最后两位代表投递区的位置。国外的邮编规则不同,比如德国邮编是五位数字,奥地利只有四位。不管怎样,通过邮编,可以自动分拣邮件,大大提到效率和准确率。
我对此事先了解,确保每张明信片上的邮编都正确书写。所以,明信片丢失的原因肯定不是这个。
收信地址
标准的地址格式,应该包括国家、省、市、区、街/路、楼牌号、门牌号。这里存在什么问题吗?比如,从国外寄往中国,需要把地址翻译成外语吗?街道楼牌是给中国的邮递员看的,写成英文只会增添麻烦。只需在显著为止注明“CHINA”,其他用中文即可。
中英文不是问题,问题是,我国的很多地址本身不规范。
我国邮寄地址普遍的毛病是地址太长。比如,一位朋友的地址是:河南省XX市XX区XX路XXXX小区二期东院XX号楼X单元XXX号。对比我在德国的地址:XX市XX街XX号。连拜仁州都不用写。地址长,书写容易出错,投递时也考验邮递员的耐心。我不明白,为何我们的地址非要从大到小逐级写呢?就不能直接写最低一级的地址吗?
有人可能会说:是你自找麻烦,少写个“河南省”也没关系。
那问题来了:我怎么知道哪几个字能省略,哪几个字必须写?为了不出错,我只能按官方,也就是派出所,在官方文件,也就是户口本或身份证上指定的地址写。如果能省略,官方为什么不省略?我敢把德国的地址写得简短,是因为租房合同、市政厅注册证明、以及其他所有正式文件上,都是这么简短地写着的。
我国官方把地址给制订得繁琐无比,这还不算什么;更过分的,是连个门牌号都懒得给分配。老百姓实在受不了了,只好按自己的描述来写地址。比如,我家的地址是这样的:河南省XX市XX区XX村xxxxx单位家属楼北楼x楼西单元东户。四个方位用了三个,这个地址挺有中国特色的,几乎赶超’北京西站南广场东’这种公交站名了。每次用这个地址给我妈邮寄包裹,快递小哥都是到了村口就不知道该怎么走了,我妈不得不接到小哥的电话后出门去村口碰头才行。
会不会是因为中国地址存在的这些毛病,导致明信片丢失?我觉得可能性比较大。
当地邮局和邮递员
即便是邮编和地址都写对了,寄丢的可能性仍然比较大。因为,你预料得了开始,却预料不了结局。
对于“寄丢了的平邮的信件都丢哪去了”,知乎上给出了答案:基层邮递员业务压力太大;遇见个不负责的邮递员,懒得投递了、家里缺钱了、心情不好了,都有可能把平信和明信片捆捆送到废品收购站换钱。反正没人管。央视的报道也认为,投递平信和明信片,递对递错一个样,递多递少一个样,纯粹是个良心活儿。在这个连海淘奶粉都能被调包的时代,能出现一个坚持投递不出错的邮递员,简直是苍天开了眼。
知乎上的回复里,有人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大概是2006年左右,配合天津站的改扩建工程,天津站旁的邮政大楼也重新装修。正在搬迁的时候,从暖气缝里发现了一个泛黄变色了的信封。打开一看…… 是一封至少十几年前的高考录取通知书。
可教我说什么好。幸好,我们丢的,只不过是一张明信片。
这张明信片上,印有“大鹏志”的网址。我希望拿到寄丢的明信片的人,能循迹读到本文。或者,退而求其次,我希望明信片是被集邮的人截获了,而不是送到废品收购站,被化成了纸浆。
没收到明信片的朋友,我对此感到很遗憾,却也无可奈何,只能日后以别的方式权作补偿了。
只是,以后我再也不往国内寄明信片了。
插图:信箱乃是信的坟墓(图片来源:韩寒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