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黄洋案基本水落石出,黄洋之死竟然又是同寝室的室友投毒所致。此事引起广泛讨论,很快地,人们旧事重提,讨论的焦点转移到了清华大学朱令案,大约20年前案发,至今未破,疑点重重。从 1994 年清华朱令案以来,高校发生过 1997 年北大投毒案、2004 年马加爵案、2007 年矿大投毒案、2013 年复旦投毒案、2013 年南航凶杀案等,引发的热议中,讨论的焦点往往是教育缺失、漠视生命、道德滑坡等,而 dapeng 认为有个细节作为这些案件的共同点,被大家普遍忽略了。抓住这个细节,也许有可能避免此类悲剧的发生。
高校惨剧时间线
朱令,清华大学化学系 1992 级学生,才女,学习成绩、器乐、游泳样样拔尖。1994 到 1995 年间出现离奇症状,发病数月后才被查出至少两次中毒,毒物是重金属铊(音“它”),对神经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至今智力退至几岁儿童水平,双目失明,肌肉萎缩,生活无法自理。此案尽管大部分疑点都指向了朱令同寝室室友,怀疑是室友投毒,但至今也没有个明确的说法。警方、清华校方、协和院方均闪烁其词,令人生疑。此外,朱令(随母姓)的姐姐吴今(随父姓)之死给人们添了更多联想。吴今,北京大学生物系 1987 级学生,也是才女,擅长钢琴和芭蕾,却在 1989 年野三坡郊游时意外失踪而后在悬崖下找到尸体。朱家只有这两个女儿,分别考上北大清华,这已是罕见,但都遭遇离奇不幸,更是闻所未闻。因此坊间多有传言,如政治斗争论、室友嫉妒论等等猜测,但都难以得到证实。黄洋案如今很快告破,不久之后大概会在大众视野中淡化,然而朱令案多年来持续发酵,可以预计,将来仍然会被反复拿出来讨论。
朱令案之后,北京大学于 1997 年也发生了铊投毒案。因朋友之间的矛盾,化学系 1994 级的一名男生把毒物投到了昔日好友的饮用水中,并拿同寝室的室友做实验。幸好及时自首,两名受害者才转危为安。
然后就是 2004 年云南大学生杀人案。化学院生物技术专业 2000 级学生马加爵,打牌时发生口角,在寝室内杀死 4 名同学。
此后类似案件一再发生。2007 年,中国矿业大学再次发生铊投毒案件。因朋友关系不合,材料工程系一名大一学生将毒物投到了三名同学的碗中。
最近发生的黄洋被害案,也是在寝室的饮水机里发现了剧毒。
紧接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发生凶杀案,金城学院两名同寝室的学生因一人没给另一人及时开门而发生口角,其中一人被用水果刀杀死。
被忽视的一个细节
高校里的这些案件,在社会上引发热议。往小了说,是化学试剂管理不严;往大了说,是教育体制中的弊病,是社会总体道德滑坡的体现。dapeng 认为,把这些案件的讨论拔得过高,并不利于找出解决的办法。拔得过高,正如朱令案时就提出高智商犯罪的问题,现在近 20 年过去了,案发当年出生的小孩如今也到了朱令出事时的年龄,可是这样的惨剧仍然在重复,如今的讨论并不比 20 年前有任何进步。与其上纲上线来徒增解决问题的难度,不如找找现实可操作的办法。管好化学药品当然是必要的,但是即使没有铊也可以用水果刀。纵观这些案件的发生,在 dapeng 看来,有个共通的细节似乎从来没有被注意过,却很有可能是避免此类悲剧的一个捷径。那就是:私人空间。
把这几大案件对比容易发现,除了矿大投毒案是发生在食堂,其他的案件都发生在寝室,发生在同寝室室友之间,是室友之间的小矛盾造成的。仅仅是因为她的经常晚归,因为他没带钥匙,因为打牌的时候说了不中听的话,因为一个本来可以忽略的眼神,甚至什么都没有因为就无辜躺着中枪,于是就同室操戈,这是为什么?如果各自有独立的私人空间,哪怕几平米,从而减少不同生活习惯硬碰硬的交叉,在恼怒的时候可以锁上门冷静下来,是不是可以将矛盾化解呢?
人的本性如硬币一般有两面,懒惰、贪婪、嫉妒是人性中的黑暗面,善良、友爱、真诚则是其光明面。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学习控制这两面性的历程。西方很多电影里都表现了这个主题。星球大战里绝地武士和西斯本是同源,只是后者相信原力的黑暗面才分道扬镳。功夫熊猫 2 的孔雀从烟花里看到了火药的黑暗面而发明炮弹作为对付功夫的武器。X-men 里的 Jane 因为控制不了内心的黑暗面,一方面成为能力最强大的超人,另一方面也毁了自己。反观我们的文化,我们从小获得的观念里,充斥了非黑即白,好人就是好人,坏人就是坏人,勤劳的人一定勇敢,懒惰的人一定自私。这让很多人从小就被贴上“好孩子”和“坏孩子”的标签,而长大后以前的“好孩子”竟然犯罪杀人,才引出高智商犯罪的话题。
事实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也会因一时冲动或糊涂而做出毁掉一生的事情,究其原因,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黑暗面并加以控制而已。而大学的宿舍,是个狭小的空间,所有人的言行都赤裸裸暴露,没有人有自己的私密空间。别说寝室室友,就算是夫妻、父子、母女、兄弟姐妹,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也会常发生矛盾。狭小的空间就像一个显微镜,把很多原本不起眼的东西给放大了,无处缓冲,无法化解。人性中的光明面和黑暗面都在膨胀,前者会带给人一生受益的情谊,而后者则导致了这些高校悲剧。大学时代,年轻人二十岁左右,有的自信,有的自卑,有的坚强,有的懦弱,大多数都是年轻气盛,不会控制内心蠢蠢欲动的黑暗面,做出蠢事再正常不过了。再过十年,回顾在宿舍发生的种种故事,多半会笑话当时自己的幼稚。只是,在没有任何缓冲的狭小宿舍里短兵相接,有谁来得及高瞻远瞩地料得到十年后自己的想法呢?
话说黄洋出事后,所在院系墙上贴出“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标语,媒体的报道评价往往是说这句标语“意味深长,耐人寻味”。dapeng 看来,这句话太过文艺腔调,太过脱离现实,甚至有限制思考的误导。现实生活里,同根相煎的例子还少么?往古了说,齐桓公杀兄,唐太宗杀兄杀弟,明成祖杀侄;往近了说,国共内战,建国后的多次政治斗争,今天的朝鲜半岛紧张局势,哪个不是同室操戈?这些话题太大,那么往小处说,兄弟之间争夺遗产的事情屡见不鲜。同室操戈是人本性中的黑暗面,正因为同室,才更容易发生纷争。照 dapeng 的意思,这句诗应该改成“正因同根生,相煎方太急”,提醒大家正视现实。唯有正视现实,关怀人性,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仅仅贴出一句文人的诗句去哀叹作为了结。
dapeng 所庆幸的是,虽然自己上大学时全寝室读的都是化学专业,天天跟化学试剂打交道,跟寝室的室友们也难免有摩擦,但终究是平平安安过来了。我们宿舍是来自天南海北的六个小伙子,三张上下铺的床,一张桌子六把椅子一个书架一个衣柜。室友之间的矛盾,如今回忆起来历历在目,无非就是你说了句难听话我吵到了你睡觉等等,配上南北文化差异和某些地域歧视的社会背景,拥挤的空间里在矛盾激化时无处躲藏,只有正面冲突,有些事情当时的确让人想不开,偶尔出去单挑的心都有。不过,毕业前却成了最好的朋友,如今难得聚会起来仍然亲如兄弟。如今 dapeng 多了些阅历,看到德国学生不管是住学校宿舍还是出去租房子,都是住 WG,也就是每人一个独立房间,内有单人床、书桌、书架、衣柜,几个人共用一个厨房和卫生间,也有的房间里会包括一个小厨房和洗手间。设身处地地回想,如果是这样的宿舍布局,朱令的室友就不会埋怨朱令的晚归,马加爵的宿舍矛盾也不会激化,黄洋饮水机里也难以被室友下毒,南航惨案前也不必室友帮忙开门了。去年,拜罗伊特大学的一个德国女孩要去北京理工大学做交换生,不满北理工安排的宿舍,辗转找到 dapeng,希望能帮忙找个 WG 型的宿舍。dapeng 详问来由,这个女孩说,没有私人空间,一是个人生活不便,二是难以避免室友矛盾。由此可见私人空间的必要性。
将大学宿舍改为每人有独立空间的 WG,这既是成年人的合理需求,也是避免直接冲突的有效手段。也许这样解决问题只是避重就轻,火药桶仍在,只是避免导火索而已。然而在教育体制短期内难以改变,社会的大环境难以改善的前提下,找一个避免导火索的方法来避免火药桶的爆炸,未尝不是短期见效的好办法。十年前 dapeng 曾住过的大学宿舍楼拆掉了旧的盖了新的,但是新楼仍是四人一间,仍然缺乏私人空间,人们对私人空间的必要性仍然缺乏重视,同室操戈的悲剧恐怕仍会上演。
帮助朱令
死者已矣,生者犹存。高校几大惨剧中,最让人同情的还是朱令。如今的朱令已有四十岁,大脑迟钝,后遗症和并发症严重,全靠年迈的父母照顾,这本不该是朱令的命运。一方面,社会各界应当对警方、清华校方和协和院方施压,尽快破案,即使不能破案,也应当将案件调查的真相大白于天下。另一方面,有能力的尽量帮助朱令,让朱家的生活减轻一些负担。帮助朱令的方法,见帮助朱令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