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以前我写的一篇《重男轻女的奥秘》得到的反馈,我知道这篇帖子的中心思想肯定也会被很多人拍砖,并且估计还是上次那些拍砖的朋友,但我无意跟人争辩什么,只是想陈述一个个人想法而已。读罢同意的笑笑,不同意的骂骂,谁也别动怒,然后相忘于江湖。不要来砸我家玻璃,那样不仅改变不了我的想法,而且给你我都平添烦恼,对吧。
这是最近和朋友吃饭的时候随便聊起来的话题,标题我本来想叫做《男不下厨房,女不上餐桌》的,怕伤害到一些容易受伤的眼球,所以决定收敛一下。但是,这的确是个事实。电影《手机》里就有这个场景:严守一带沈雪回老家办酒席,男人在餐桌上推杯换盏,女人在厨房里手忙脚乱。我看到这个场景觉得亲切,因为我老家也是这样。在村里的酒宴上,男人们只管吃喝,什么做饭洗碗通通不理;女人们负责做饭,把饭菜端到餐桌,然后回去接着忙。当然,也不是绝对,女性的老人和孩子也是在餐桌上吃的。那忙活的女人怎么吃饭呢?就在灶台上一边聊天一边吃了,聊得吃得都很开心。女人觉得,把男人们伺候得好好的,自己和自己的男人都有面子。要是男人来厨房帮忙,她会把她赶走,简直是怕男人抢走了她的成就感。那个时刻,男人有男人的快乐,女人有女人的快乐,一派其乐融融的和谐气氛。
可能有人要反驳我了,说这是落后的封建余孽,或者说我们村的女人思想愚昧。男女是平等的,都有下厨房的义务,都有上餐桌的权利,凭什么blablalba……说得对,但我想说,这是客观存在的现实。在这样的场合下,男女这样的分工是珠联璧合。犬守夜,鸡司晨,猫抓耗子马驮人,自然造物,天生下来都有适合自己的分工。什么叫男女平等?我觉得满足两点就可以了:第一是相互尊重,第二是各司其职。
相互尊重是男女平等的前提条件。男人赚钱养家,女人操持家务,谁都不容易,互相理解一下,男人不要觉得女人在家带孩子做饭就没有地位,相反,一个家庭的品味高低和和谐程度多半取决于女主人的经营,那不是件容易的事儿。因此,男人一方面要尽量帮女人分担家务,另一方面,既然女人为家庭耗费了那么多精力,就不要在她的事业上要求太高了。另一方面,女人也不要嫌男人太专注于事业,其实加班应酬出差吃饭都是男人工作的一部分,而一个家庭的生活水平和富有程度多半取决于男主人的经营。因此,女人一方面要尽量支持男人的事业,另一方面,既然男人在工作上已经那么辛苦,就不要在他对家庭的付出上要求太多了。无论男人女人,对自己要求高一些,对对方宽容一些,那才是真正的尊重态度。有人恐怕又要反驳,说男人总在外面混会变坏,会出轨。作为一个男人,我要说,如果家里温馨和睦,回到家就能享受到人生的甜蜜和温暖,那谁还愿意出去花着辛苦挣来的钱,冒着身败名裂的风险去包二奶找小三?男人出轨这种事,虽然说一个巴掌拍不响,但我认为,家庭的不和谐,多半由于女人没有经营好。当然,我也不是要免除男人所有的责任,因为,家庭的不富有,多半由于男人没有经营好。男人和女人各自承担该承担的责任。注意,我说的是普遍情况,不针对个例,严禁对号入座。
各司其职是男女平等的具体表现。我反对盲目的一刀切,男人女人把所有的事情都各承担一半,不管喜欢不喜欢,不管适合不适合,一三五你下厨,二四六我做饭,周日下馆子。这不是平等,这是泯灭人性。大自然赐予男女两性各自不同的特质,男女扬长避短,做自己擅长的事才更容易做好,也更容易得到快乐。相比之下,男人天生体格强壮,性格粗犷,因此古代得到的分工是外出打猎,演变到现代就是相对更擅长外出打拼事业;女人天生体格娇小,心思细腻,因此古代的分工是照顾老小,分发食物,演变到现在就是更擅长操持家务。当然,凡事皆有例外,木兰从军也可以战功赫赫,听说某些男人也可以打毛衣,很多家庭有自己最合适的分工方式。不过,你总得承认,相对而言,普遍状况是,男人更容易立得战功,而女人打毛衣打得更美一些吧。如果我有个女儿,我希望她去学跳舞,而不是去学女子拳击。不是说她学不好拳击,而是我觉得,对女孩子来说,跳舞比拳击更容易学一点,也更容易快乐一点。虽然公鸡打鸣很有面子很有地位,但是毕竟不适合母鸡来做。虽然不排除有打鸣打得好的母鸡,但是母鸡啊,毕竟抱窝对你来说更容易一点,也更快乐一点。抱窝不丢人,如果家庭的分工格局还没有确定,那么既然能选择抱窝,并且有能力抱得特别美满,那为啥非要选择跟公鸡比赛打鸣,而责怪公鸡不帮忙抱窝呢?当然,现代社会的生活压力,已经不允许女人或男人都只顾家庭或只顾事业,但面临抉择的时候,有适当的倾向而非盲目的“平等”,才是家庭长治久安的王道。
我知道很多女性读者看到我这个言论的第一反应是很愤怒,但是请冷静一下,再冷静一下,想想我说的有没有道理。我觉得女人的目的无非是和男人拥有一样的社会地位和尊重。达到这一目的可以有两个手段,一个是女人做和男人一样的工作,母鸡也去打鸣;另一个是让社会对女性天生适合的工作予以同样的尊重,抱窝也光荣。两个手段都不容易,前者是暂时的无奈之举,后者才是长远的幸福之路。要实现后者,唯有从各个家庭做起,从你我做起,才能逐渐达到社会的共识。
有多少人,一生都纠结在三个问题的矛盾中:我适合做什么,我喜欢做什么,我正在做什么。三者结合得好的,就容易拥有幸福而又成功的一生;结合不好的,也许到临死的时候也不明白为何自己的人生如此不幸。既然大自然赐予了一部分人美丽善良温柔的特质,另一部分人健壮坚强勇敢的特质,那么为什么不接受这种天生的恩赐,把它好好展示出来,让自己的人生更加亮丽一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