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曾经美丽的语言啊

1.

今天在新华网上读到一篇标题为《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看望江泽民李鹏等老同志》的新闻:点我

文中说:“老同志们对此表示感谢,请胡锦涛等同志转达他们对全国各族人民的新春祝福,希望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里面的那个“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这些年一直让我困惑。起初读起来的时候,语感上总觉得哪里有些别扭,后来听到不论官方还是民间大家都这么说,也就不再理会,但是这种别扭一直没有减弱。终于有一次仔细琢磨了一下,发现问题了。

之前的多年以来,我们都是说“团结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团结在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团结在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介宾短语的结构一直是“在以……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现在悄悄变成了“在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从语法角度说,两种说法当然都没有什么错,只是“核心”和“周围”相呼应,短语结构上有种平衡的美感,而“总书记”把这种美感破坏掉了。记得当年央视新闻评论部的晚会“东方红时空”里,主持人调侃的台词用的也是“团结在核心的周围”这个结构。

为什么变了?

有人说,变就变了,没区别。我不以为然。如果没区别,那为什么要变呢?这种跟政治密切相关的说法,没事儿谁愿意冒着说错的风险去改变呢?

我觉得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下面的人无心的,一种是上面的人有意的。

一直以来,我都以为这种变化可能是出自某次新闻稿写作的失误,比如新闻联播,然后得以大面积传播。这个时代,怎么避免说错话?说别人说过的话就可以了。

不过,在网上一搜索,果然也有人认为是有意更改的。说: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强调的是以党为领导核心,而不是以政府,军队为最主要核心!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一直坚持“党政军”的排名顺序,以***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强调的则是“国家主席”这一国家机构为核心。其中为什么要这么强调我就不方便再多说,楼主也会明白。(点我

唉,我不是楼主,我不明白。

到底是谁破坏了语言的美感,是政治的有意,还是语文的无心?

2.

另一个故事,是“鸡肋”。

近年来我无数次听到或读到“食之无肉,弃之可惜”这句话。更有甚者,说成“食之有味,弃之可惜”。《杨修之死》中学都学过,我记得明明是“食之无肉,弃之有味”啊?

查《三国演义》,第72回说:修曰:“以今夜号令,便知魏王不日将退兵归也: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

查《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曰:“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

看来,是有人把这两个版本掺和到一起了。

吃了吧,它却没有肉;扔了吧,它味道却还不错。“食之无肉,弃之有味”给人语言的美感,不仅是形式上“无肉”和“有味”很对称,而且是以一种很形象的说法表达了“进退两难”的微妙感觉。而“可惜”用得有些可惜了,太直白,没有“有味”显得具体。

就算是想用“可惜”这个说法,也最好用“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毕竟“食之无肉”和“弃之可惜”不是一家子啊。

3.

还有个让我不吐不快的,是“独乐乐”。跟上个故事一样,我也无数次听到电视上、广播里和网络上在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甚至有主持人把四个“乐”都读成快乐的乐,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绕口令。

这句话出自《孟子》:

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众。”

如果我没记错,“人”应作“民”,后世为了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改“民”为“人”。意思是:孟子问:“一个人听音乐快乐,还是和百姓一起听音乐快乐?”王说:“不如和百姓一起听音乐快乐。”孟子又问:“和少数人一起听音乐快乐,还是跟很多人一起听音乐快乐?”王说:“不如跟很多人一起听音乐快乐。”

看来这个王还是挺开朗的。如果是我,我还是觉得自己一个人听音乐更开心。

不管怎么样,虽然“独”是在说人少,但强调的是没有人陪,因此和“与人”是一家子;同理,“少”与“众”是一家子。如果把“独”和“众”放在一起,我总觉得是把两家子生生拆散了,重新组建了个不伦不类的家庭。

当然,只要大多数人不太在意,大家都在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那就不算说错。这就是语言的发展规律。

只是让我觉得遗憾的是,语文里多少精妙和美丽的东西,就这样悄悄消失了。

原文链接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