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国考驾照(下)

昨天,终于拿到了德国驾照,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一个多月前写了一篇帖子,说了说不会德语的人如何参加德国驾照的理论考试,本文作为后续,重点说说实际驾驶(简称“实驾”)考试。

插图:拜罗伊特练车(蓝线)和路考(黄线)的路线图。

实驾考试解决了我心中的一个疑团。在德国旅居几年,每次步行在路口即将过马路时,拐弯过来的汽车,十有八九会停下来,示意让我先过。这种待遇,我在中国从没遇到过。难道说,德国比礼仪之邦的中国更懂礼貌么?作为中国人,我虽然不服,但也不得不欣然惶然地接受这种礼遇。

如今通过了考试,我明白了其中的缘由:这是每个持德国驾照的司机在驾校练车时就融在血液里的习惯,就像巴甫洛夫实验里狗听到铃声就流哈喇子一样,让行人先过已经成了条件反射,想都不用想,如果“让不让行人”还需要花0.1 秒思考一下的话,已经晚了,驾照根本拿不到。这是由实际驾驶考试的考核内容和方式决定的,跟道德水平无关。

考德国驾照总共花了多少时间和金钱?

我家上一代人属于工薪阶层,家里没车,我自小缺乏乘坐“小卧车”的体验。考德国驾照之前,我属于那种“有中国驾照而无任何驾驶经验”的人,虽然中国驾照是在北京实打实考来的,但拿到本儿之后基本没开过车。

从今年 7 月 2 日第一次上车算起,我边上车边学理论,直到全部完成而拿到驾照,总共历时 3 个月,用了 33 个学时(每个学时是 45 分钟),平均每三天练一个学时。这 33 个学时中包含了 25 个学时的城市道路(35 欧每学时)、4 个学时的乡间路和 4 个学时的高速公路(49 欧每学时)。再加上基本费用 80 欧,理论考试 30 欧和路考 110 欧,这些都是交给驾校的,总共 1487 欧。如果再算上视力测试 (6 到 7 欧)、急救培训 (不到 20 欧)、交给TÜV的考试费用 (理论 20 欧 + 路考 85 欧)、中国驾照公证(不到 20 欧),总共花费在 1600 到 1700 欧之间,基本控制在了预算当中。

钱好数,花的时间和精力难算。理论考试已经在上一篇中说过了,而实驾貌似 33 个学时,其实花的精力有数倍之多。教练说德语,很多路况的处理方法我没法迅速领悟,开过去后来不及提问就又出现新路况,经常消化不了。我只能拼时间,经教练允许,在一起学车的 Y 同学练车的时候陪驾,因此实际在车里呆的时间有 60 个学时。练车之外,我们花了很多时间讨论,骑车去复杂的路段考察,在网上找别人贴出的的经验研究,甚至专门到纽伦堡的练车场练习。如临大敌。工夫没有白下,结果一次就考过了。德国朋友说:这个驾照,顶得上一个博士学位了。顶不顶得上博士学位我不知道,反正我以考驾照为借口,论文又拖了很久没有进展。

好在德国驾校规模都很小,一两个教练就能开个驾校,一到预约的时间,上一个学时练车的学员带着教练会准时出现我指定的地点来接我,我的学时结束前我开车接下一个学员,然后被下一个学员送回我指定的地点。这样车接车送,接送的过程都是在练车,时间一点也不会浪费,不像在北京,每去一次驾校都要花 3 个小时在往返的班车上。

中国和德国的实驾考试有什么异同?

中国和德国的实驾考试,表面上看,最明显的有两点不同:

  1. 中国的实驾考试,分场地考试(桩考)和道路考试(路考)两个科目,而德国只有路考一个科目。
  2. 中国路考时,车里是学员和考官(副驾),车后面跟着一大车当天路考的学员,用的是同一辆考试车,每个学员在人烟稀少的路段开个十几分钟结束,换下一个学员考。德国路考时,车里是学员、教练(副驾)和考官(后排),开的是平时练车用的教练车,开大约 45 分钟,教练不说话,只负责处理危机状况,考官发指令,一般会涵盖城市道路(速度 50)、居民小区(速度 30)、单行线、高速公路(速度 130)与乡间路(速度 100)二者随机选一,至于遇上什么路况和天气,全靠运气。

本质上看,就像武侠小说里练武功一样,我认为学习实驾分三层境界,而中国和德国实驾考试的本质区别,就体现在对这三层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第一层,考技术。

这是中国实驾考试的重点。起步,停车,换挡,倒车,入库,出库,刹车,转弯,打灯。在中国驾校里,学员大部分的时间都在练车场练习这些技巧,桩考是重点,因此基本功非常扎实。练扎实之后,才去实际道路上练习。

基本功当然非常重要。尴尬的是,那些杆子在实际道路上并不存在,许多基本功沦为屠龙之技,用不着。听说今年取消了桩考,大概是意识到这个问题了,这是个进步。

德国驾校直接把场地练习跳过去了。举几个例子。

有一次,排在我学时后面的一个学员是第一次上车,我目睹了惊人的一幕:教练坐在副驾位置,口述哪个是离合、刹车和油门,讲讲怎么换挡,学员听明白之后,原地换了几下档,就直接上路,把我硬生生送回了家。

我路考的时候,考官让我“一”字倒车停车,我回打方向盘慢了一点,骑在了道牙子上。考官说,调整一下吧。我开出来,再倒进去,考官开门看了看,说很好。就这样通过了。这放在中国就等于桩考时撞了杆,必挂。

德国驾校不重视基本功,路考时熄火了继续开,没有问题,因此经常看到起步熄火的汽车在街上到处开。这场景要是出现在中国大街上,是不可思议的,肯定考试会挂科。而德国重视的是学员的安全意识。中国桩考涉及的内容,德国人看来都不是什么大的安全问题。大的安全问题,是违反交通规则,违反必挂科。

第二层,考规则。

交通规则,既是德国驾驶理论考试的重点,也是路考的重点,尤其是“先行权”这个概念:两车相遇,谁先走?也许是我在中国没有好好学,中国驾校没有给我任何先行权的概念。而在德国,先行权是重中之重。

有红绿灯的路口不用多说,举几个没有灯的例子。

比如,如果司机 A 开到一个路口,看见了倒三角让行标志,A 就必须慢行,必要时停车,因为另一道路的 B 有先行权,B 一定会在路口呼啸而过,绝对不会减速。这让我起初很不放心:如果我是 B,万一 A 没有让行,不就撞了吗?

再比如,没有任何让行标志的路口,一定遵守“右先于左”的规则。A 看到路口右边有 B 开过来,A 必须让 B 先过,哪怕 B 是个自行车,因为 B 只会注意他要不要给他自己右边路口的 C 车辆让行,根本不会看左边的 A。这也让我疑惑:如果我是 B,万一 A 没有让行,不就又撞了吗?我会小心地往左看一眼,确保 A 的确给我让路了,而此时教练就会批评:你不用看左边,他一定会给你让行的!

实际路况是活的,千变万化,而德国驾校自始至终都在强调死的一点:自己务必遵守规则,而且相信别人也同样遵守规则。不然就混不下去了。这大概是契约社会的精神核心。路考重点考的就是这个。中国驾校,客气一点说,教得很少,当然也没怎么考,主要考那些死桩子和没有什么车和人的死道路。

后来我才意识到,中德开车最大的本质区别是什么。那就是:

  • 对新手来说,在德国,你知道自己该怎么开车,并且完全能预料别人会怎么开车;
  • 对新手来说,在中国,你没法预料别人会怎么开车,因此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开车。

不仅开车,只要涉及“守规矩”的地方,处处如此。比如,教师节的时候,要不要给上小学的孩子的老师送礼?送的话,是送 100 还是 500?我会很纠结,因为我不知道别人会不会送,会送多少。说不定送了 500 之后,孩子还会坐在最后一排。

这一本质区别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在德国,一拿到驾照,立刻就可以自己开车出门了,走的就是平时开熟的路线和遇到过的路况;在中国,一拿到驾照,不敢自己开车,必须找陪驾。

那么,是不是可以说:德国属于素质教育,中国属于应试教育,这是两者的不同?

我的看法恰恰相反:德国其实也是应试教育,考什么就学什么。而他们考核的内容,正是“素质”。因此,素质教育包含在应试教育之中。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之争,是个伪命题。

举个例子,我们常说,应试教育教出来的英语是“哑巴英语”,过了六级却跟老外没法张嘴交流。试想,如果英语考试考的就是把你放在老外堆儿里看你聊天所获得的信息量,那应试教育不就自然成了素质教育吗?

德国和中国考驾照都是应试教育,这是二者的相同之处。

人的本性是相同的。一切不同,皆是制度使然。

第三层,考风格。

开车是保守型还是激进型,这种驾驶风格,中国驾校不考,德国会涉及一点点,但不重要,因为毕竟是新手,风格还在形成过程中。

起初大概 20 个学时练习技术和熟悉规则,对错立判,黑白分明。这个阶段之后,进入了彩色阶段:同一种路况,这样处理也行,那样处理也行,而教练会提倡其中的一种,涉及的就是开车风格。

我的教练属于“有保留的激进型”。说她“激进”,比如,追求“开满速度”。路况允许的前提下,城区默认限速 50,那就不能只开到 48;乡间路默认限速 100,那就不能只开到 98。只要有先行权,过路口就绝不能减速,否则教练就会说“给油给油给油”,直到开满速度为止,不然就一直说,烦死你。说她“有保留”,比如,我拐弯进入一条先行权道路后,如果后车追来离我稍近,尽管我加速很快,她仍会说“这样不好,应该让后车先过去后再开进去才安全”。有时候真是提前半秒则嫌快,犹豫半秒则嫌慢,中间的分寸实在难把握。我暗地里观察别人怎么开车,发现百花齐放,怎么开的都有,于是不太服气,但也只能照做。直到考试前的最后一次练习,教练还在帮我打方向盘和刹车。我想,怕是考不过了。好在,这部分属于“开车风格”,考试的时候,我一如既往地没有做到一直开满速度,分寸掌握得像平时一样不够好。一般情况下,考官最后总结时会建议那些方面需要改进,但我的考官什么也没说,就让我通过了。这就是传说中的“零失误”。

看网上吐槽德国驾照难考的人那么多,回想起来,我应该感谢我的教练,要不是她的严格要求,我很难按计划考完驾照。我的教练严格而不严厉,人很随和,每次都准时按我指定地点来接送,也允许我练车时别的亲朋好友上车观摩。练车的整个过程很快乐。作为感谢,在拿到驾照后,我送给教练一份来自中国的小礼物作为纪念,并且用我朴实无华的德语对她说:

Sie sind sehr sehr nett. Vielen vielen Dank. Ich habe für Sie eine kleine Geschenk. Gut Fahrt!

她竟然听懂了。人说考德国驾照能大幅提高德语水平,果真不假。

推荐个软件

练车过程中,我的安卓手机里有个记录路线的软件,帮了大忙。这个软件叫做“我的足迹”,是 Y 同学推荐的,就像录音一样,能把开车经过的路线录制下来,自动同步到 Google Drive 上,下载后用 Google Earth 打开即可。Google Earth 的卫星地图很清晰,能看清地面上的箭头,我每次用它来复习,重点解决疑难路段,受益匪浅。本文开头的插图中,蓝线展示了我练车经过的路线,黄线是路考的路线,都是平时练习过的路段。

我在拜罗伊特这座城市生活了四年有余,自认为对她已经熟识。经过考驾照的过程,拜罗伊特的另一个维度以全然不同的面貌出现在我面前,令人耳目一新。不知每一个自认为熟悉的城市,熟悉的人,其实还有多少个维度蜷缩在未知的角落里,等待我去发现?

原文链接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